系列报道之春风行动:吴王村基本情况简介

2019-01-17 11:56:25来源:未知点击:0

一、吴王村基本情况

吴王村位于花戛乡政府北部,距县城约140公里,距花戛乡政府15公里,属于深度贫困村。现有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83.57亩,林地面积 11298 亩。

吴王村于2015年由四个小村(吴王村、底母村、者卡村、新发村)合并而成。现有、坡脚、鸡场、黄泥、新村、兴忠、瓦房、底母、渡口、二道岩、箐门、兴隆、大寨、麻窝、四方、纸厂、岩脚、大水、杨梅、山林、拱桥、20个村民小组组成,村干部9人,其中:支书1人、副支书1人、主任1人 、团支部书记1人、民兵连长1人、妇代会主任1人、纪检员1人、人口计生主任1人、组织委员1人、 另有驻村民警1人。

吴王村村委会活动室占地面积384平方米,其中可用于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办公用房面积为80平方米;现有小学1所,位于鸡场组,现鸡场小学有老师21名,学生580名。其中小高6人,小一2人,小二3人,特岗教师10名。村卫生1所,现有医生2名,轮流医生1名,护士1名

吴王村有农户1545户,总人口数5980人。建档立卡443户,1734人。按小村分,底母小村124户,497人;者卡小村106户,399人;新发小村119户,472人;吴王山村94户,366人。

贫困户有292户,贫困人口1109人,贫困发生率为18.55%。按贫困户属性分,低保贫困户123户,448人;一般贫困户156户,645人;五保贫困户13户,16人。

贫困户按小村分,底母小村71户,275人;者卡小村79户,283人;新发小村77户,298人;吴王山村65户,253人。

吴王村现有留守儿童53人,困境儿童7人、其中一级残疾2人。2014年脱贫70户,人数257人;2015年脱贫25户,人数94人;2016年脱贫12户,人数49人;2017年脱贫44户,人数225人;计划2018年脱贫248户,人数863人;计划至2018年底四个小村全部脱贫。

吴王村现有党员102名。按民族分,汉族党员30名,苗族63名,彝族2名,布依族4名,其他民族3名。

2017年计划易地搬迁127户,545人;2018年计划搬迁59户,157人。蔬菜示范基地87.57亩

二、产业情况

吴王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乡委乡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吴王村实际,现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刺梨产业、蔬菜产业、红米产业。现分别统计如下:

(一)刺梨产业吴王村刺梨种植面积达7760,其中包含者卡小村水城经济开发区投资20万元的建设的标准化刺梨种植示范基地123.6亩刺梨种植覆盖全部吴王村全部小组、涉及全部贫困户。刺梨由水城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农户、合作社共同投资,其中刺梨水城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占股40%,农户占股20%,合作社占股20%。水城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物质采购、前三年种植管护费用、保底收购、技术指导。前三年水城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400元/亩.年向农户保底分红,四年后按4:4:2分红,刺梨于2017年11月-2018年2月补种,现在已经完成刺梨的验收工作。

(二)蔬菜种植基地。吴王村精品蔬菜种植基地位于吴王村底母组,由水城经济开发区投资20万元实施、流转、种植。蔬菜基地有技术员一名、致富带头人一名负责蔬菜基地的日常维护。蔬菜基地种植有四季豆、辣椒、西瓜、芹菜等蔬菜,蔬菜基地共流转土地87.57亩,其中王永习、赵生粉、赵天红、赵庆怀四户贫困户参与流转23.1亩土地,每年每亩流转费为600元。

(三)红米产业。吴王村红米产业计划种植126亩,实际发放红米种子农户67户,490斤,其中底母小村领取种子197.5斤,39.5亩;新发小村领取种子75斤,15亩;吴王小村种子217.5斤,43.5亩。涉及贫困户14户,105亩。现计划在瓦房组流转15亩土地作为红米种植示范基地。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自来水情况。吴王村共有13个供水点,覆盖户数1276户,5074人,覆盖率为86%。覆盖建档立卡户361户,1432人,供水主管34700米,入户管48850米,立杆水龙头766套。另在大水组修建山塘一座,库存为3000m³,大水山塘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底母小村在二道岩大沟边、大沟头、牛鼻水井、二道岩四个水源点,覆盖底母所有的组,覆盖户数206户、829人,覆盖贫困户66户、258人,供水主管4700米,入户管5250米,立杆水龙头119套。

吴王村在猫儿箐、木梳弯、马口、二道岩四个水源点,覆盖吴王小村所有的组,覆盖户数436户、1744人,覆盖贫困户76户、290人,供水主管9400米,入户管11100米,立杆水龙头211套。

新发村在猫儿箐、李子沟、岩脚、滥木桥有四个水源点,覆盖新发小村所有的组,覆盖户数363户、1453人,覆盖贫困户140户、560人,入户管19000米,立杆水龙头165套。

者卡村在大岩上、麻窝、猫儿箐、纸厂四个水源点,覆盖者卡小村所有的组,覆盖户数436户、1084人,覆盖贫困户76户、290人,供水主管20600米,入户管13500米,立杆水龙头271套。

(二)路的情况。吴王村现有一条东线公路22公里属泥淸路。吴王村正在实施组组通道路七条,共36.6公里,分别是东线公路至天坑硬化道路、新村至天门硬化道路、底母至渡口硬化道路、底母至二道岩硬化道路、岩脚至猫儿箐硬化道路、新发小学至徐家地硬化道路、东线公路至鸡场小学硬化道路。东线公路至天坑硬化道路长2km、宽5.5m,启动时间为2016年9月,现已完成项目的60%,道路覆盖贫困户27户109人;新村至天门硬化道路长9.8km、宽5.5m,启动时间为2017年7月,现已完成项目的80%,覆盖贫困户66户268人;底母至渡口硬化道路长11.2km、宽5.5m,启动时间为2017年2月,现已完成项目的70%,覆盖贫困户67户273人;底母至二道岩硬化道路长4.1km、宽4.5m,启动时间为2017年9月,现已完成项目的70%,覆盖贫困户8户21人;岩脚至猫儿箐硬化道路长9.5km、宽5.5m,启动时间为2017年7月,现已完成项目的50%,覆盖贫困户68户258人;新发小学至徐家地硬化道路现已完成项目的50%;

东线公路至鸡场小学硬化道路现已完成项目的60%;进寨道路4.8公里,均已进施工,待实施串户路31.7公里,现多数农户已完成场地平整。

(三)电的情况。吴王村100%的农户通电

(四)通讯情况。全村20个村民组已实现通讯铁塔全覆盖。广电集团正在铺设户户通光缆,预计10月份完成铺设工作。

三、劳动力基本情况

吴王村为一个外出务工大村,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人口有3673人,占总人口的61%。外出务工主要在山东、河南、广东、江西为主,主要从事架子工、护林员、电子厂、制鞋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普遍在3000-5000元。

四、存在问题

吴王村是一个以苗族、布依组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民族文化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属于深度贫困村。导致贫困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户还在用传统的耕作模式靠贫瘠的土地生存,生活特别贫困,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而是缺乏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学历不高,大部分务工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不高。三是没有发展资金,不能形成产业。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部分组还没有组组通、串户路,农产品运输困难。扶贫道路任重而道远

五、下一步计划

吴王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总体部署。按照“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的发展理念。

(一)结合本村实际,吴王村制定了“一村一精品”的发展思路,广泛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发展我村刺梨特色产业。

(二)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做到村组干部亲自抓,督促到组到户,做到全村上下每一个角落干净整洁。

(三)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与通村、通组、串户路、庭院硬化建设,确保组组通户户通。

(四)积极动员易地搬迁的农户搬迁,动员易地搬迁在吴王村是当务之急,吴王村共有292户,其中易地搬迁贫困户有115户,占贫困户的39%。确保精准脱贫。